六朝古都与山水城市之间——南京G45地块项目概念方案设计

项目名称:南京2014G45地块项目

项目业主:南京瀚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JHD建筑

项目地点:江苏 南京

项目规模:166,531 m2

设计时间:2015

项目阶段:方案设计(中标方案)

 

南京,六朝古都,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朱自清曾写到:“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当城中紫峰矗立,城南高铁穿过,落下南京南站这个速度的印记,穿着“山水城市”外衣的证大喜马拉雅接踵而至,南京便早已从六朝古都的印象中破茧而出。本项目的基地就“山水城市”之北,紧邻南京南站。

古城是时间对城市的馈赠,山水城市却是崭新的,从水墨到城市再到建筑的迁徙,是国粹向建筑的文化渗透,他们之间能否共生还有待验证。

然而,本项目应该以如何的姿态呈现在“旧都”和“新城”之间?


“之间”本身就是很好的姿态,以更新的姿态去与“山水城市”争芳斗艳势必引来城外的一片喧嚣,扰乱古都的宁静,而回归传统又失去时代固有的特征。因此,“之间”就是恰如其分,就是独具风韵,却又“举止得体”。这是我们设计一直秉承的。


山峰因云雾而层层晕染,三栋塔楼拔地而起,楼身微微扭转,形成富有张力的嵴线,勾勒出南部新城天际线,打造“峰麓”之势。


云层因山峰而旖旎缭绕,底部裙房则由场地微微起坡而成,顺以围合之势,建筑形态柔和扭转,富胃“云景”之韵。

 

场地上布置三栋塔楼拔地而起,分别为办公、公寓、LOFT,它们楼身微微扭转,形成富有张力的嵴线,勾勒出南部新城天际线,打造“峰麓”之势。

在基地沿三边布置高层建筑,将东部空间打开与城市公共绿地互动交融。


三栋高层最高150m,形成北高南低之势。

三栋高层分别向街角扭转,增加在街角的展示空间,并在东侧对着城市绿地形成环抱之势。

将体块曲线化,形成更为舒展亲切的流动半环。


将三层体块在城市绿地一端向下弯曲成缓坡,与城市绿地相融合。


裙房的高低走势和塔楼的扭转共同形成一个面向城市绿地的开放空间。






 

底部裙房则由场地微微起坡而成,顺以围合之势,建筑形态柔和扭转,富有“云景”之韵。


塔楼立面则提取山水画五色,转化为横向肌理,置于建筑立面,与曲线裙房形成一种“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的风云印象。

整体观之,建筑抛弃了以制胜的方式,回归它应有的冲向云霄的模式,只是几条精致的曲线,让它雅韵顿生,在新与旧之间自信地展现。